會議在同德樓1號會議室舉行。
黨委書記楊欣斌作總結發言。
校長許建領作主旨報告。
8月30日-31日,學校舉行2023-2024學年教學工作會議。全體校領導、黨委委員、全體中層干部、本科教育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教師參加了線下會議,教學部門全體教職工參加了線上會議。
會上,校長許建領首先作了題為《構建教學學術共同體,標定深職教學新基點》的主旨報告,全面總結了學校教學學術建設成績,分析了學校教學學術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從加強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研究、數字化發展方向研究、學校發展定位研究、職能部門發展定位研究、教師發展定位研究、學生發展定位研究等方面全方位推進教學學術建設。
會議邀請了5位國內知名專家和2位校內專家作專題報告。清華大學原教育研究院謝維和教授作《大學教學的學術規范》專題報告。報告從大學教學學術的意義分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大學學風建設的基本途徑以及辦好大學的根本等四方面展開。著重分析了“同行相互聽課”對推動大學學風建設、促進教學的學術發展、提升大學教學質量以及優化大學教學管理的重要性。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景深教授作《新工科與新范式——實踐探索和思考》專題報告。報告聚焦“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培養我們的下一代適應不確定的未來”主題,闡述了通過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多學科導師聯合培養、營造主動學習模式培養等手段,培養擁有全球視野、致力于人類共同利益、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領軍人才。
合肥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處原處長余國江教授作《合格評估引領下的本科高校建設》專題報告。報告對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和基本要求進行了解讀,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完善教學條件與利用、推進專業和課程建設等重點評估指標進行了系統講解。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永祥教授作《工程創新人才培養產教融合路徑實踐》專題報告,報告闡述了新時代工程教育主要挑戰,剖析了產教融合主要路徑與模式,展示了校企聯合畢業設計實施與成效。
哈工大(深圳)實驗與創新實踐教育中心副主任,高級實驗師劉能鋒作《轉型背景下創新實踐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專題報告。報告對探索資源集約、高效共享的建設與管理新范式、構建實驗與實踐教學新體系、營造學以致用,興趣驅動的創新生態提出了相關思考。
會議設置教學分享環節,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王靜霞教授圍繞教學創新與課程建設,以“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為例,分享了從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再到現代項目化課程的迭代升級過程;汽車與交通學院副院長朱小春教授以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本科專業為例,對本科教育內涵、產教深度融合機制以及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剖析。
會上,教務處從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任務以及組織實施四個方面解讀了《關于加強教學學術建設的實施方案》。教學部門全體教職工圍繞專家報告和學校《關于加強教學學術建設的實施方案》進行分組討論,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等6個教學單位代表匯報了各單位討論情況。
黨委書記楊欣斌作了題為《以高水平教學學術驅動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大會總結報告。報告圍繞教學學術的向度、維度、深度、高度以及效度五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他指出,高質量人才培養要堅持以錨定人才培養為中心,建構教學學術體系,深耕教學學術實踐,創新教學學術思想,鑄就人才培養高地。希望全校上下全面落實學校各項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深刻認識學校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齊心勠力,努力拼搏,全力推進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第一艘沖鋒舟行穩致遠!
(教務處 李 璇/文 校融媒體中心 謝家康/圖)